文献综述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保障论文顺利进行的基石。要写好一篇文献综述,必须明确其含义、特征,把握基本撰写规则,遵循科学的写作步骤,并注意避免常见误区。
一、文献综述基础概览
文献综述,作为一种区别于读书笔记和科研论文的特殊文体,是学位论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直接关系到论文的成败。首先,我们来明确文献综述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与特征
文献综述可分为自成文体的综述性文章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或导论中的文献综述两类。本文重点讨论后者,即在论文选题确定后,对选题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分析、评价,提出评判性见解的文体。
文献综述具有综述性、评价性和指引性三大特征,要求对研究资料进行综合性描述,分析评价以往研究的优劣,并预示研究方向与未来趋势。
2、地位与作用
文献综述是学位论文撰写的必要环节,国内多所大学将其作为博士学位论文评议的重要指标。
它有助于研究生掌握最新研究动态,判断选题新颖性和学术价值,为论文撰写提供思路,保证论文质量,并为研究者提供研究的逻辑起点与方向。
3、基本撰写规则
搜集文献资料应尽可能全面,引用文献要忠实于原文,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综述要围绕主题对文献观点进行比较分析,避免教科书式汇总。
最后要有简要总结,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不可省略,且必须是文中引用或评论过的文献资料。
二、文献综述写作步骤详解
1、围绕选题,搜集资料
文献综述写作的前提是充分占有文献资料。搜集过程需循环往复,结合选题集中进行,避免脱离主题,确保资料充实完整。
2、整理资料,形成思路
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这是掌握选题领域研究现状的必经步骤,也是形成写作思路的过程。
3、列出“文献树”,拟定提纲
对选题资料进行深度分析,列出“文献树”,拟定综述写作提纲,这是关键环节,决定着综述的撰写思路和逻辑构成。
4、正式写作
在提纲指导下进行正式写作,要求逻辑清晰、内容全面客观、有述有评,结构合理、行文流畅、术语专业。
5、修改与完善
初稿完成后,需对内容进行完整性检查,结构调整,语言规范等修改与完善工作。
三、文献综述撰写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1‘前言
简明扼要地概述选题领域的基本情况,为综述主体部分奠定基础,引导读者阅读与思考。
2、正文
正文是核心部分,要求逻辑严谨、思路清晰、内容全面客观,有述有评,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观点、争论焦点等。
3、总结
对选题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体现全面和准确的把握。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必不可少的部分,要求文献典型、具有代表性,科学合理,著录准确。
四、文献综述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1、文献资料搜集与著录
避免文献资料范围过窄或比例不合理,确保文献著录规范,论断需有代表性观点佐证,紧跟出处。
2、写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归纳分析时以研究主题为依据,避免“蜻蜓点水”式综述,引用文献需与论文主题相关,前后内容有机联系,杜绝简单罗列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应体现作者的智力成果,在对文献资料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已有研究的空白或不足,提出初步完善建议或方向。
掌握以上文献综述的写法攻略,相信你能够撰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献综述,为学位论文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标签: 文献综述